-
-
字大
-
字小
目前,从我国风电设备的发展水平看,虽然已具备600kW和750kW风力发电机组的批量生产能力,但我国大部分风电设备制造企业仍停留在中低端设备的设计与制造水平。中国风能协会副理事长施鹏飞表示,由于核心技术的缺失,我国目前能批量生产的电机设备都是发达国家10年前生产的产品。
在高端风电电机产品的研发方面,我国部分企业虽然已迈入了兆瓦级的设计制造领域,但由于缺乏野外运行的检验(设备的质量要经过大约20年的野外运行考核),样机的推广还存在一定困难。
施鹏飞指出,国内风电设备市场很广阔,但由于国内企业设计能力薄弱,高端设备技术大多掌握在外方手中,致使大部分国内市场被进口设备垄断。据统计,2004年,我国风电设备新增市场份额中,国产设备只占25%,进口产品占75%;2005年,风电设备新增市场份额中,进口设备占70%以上;2006年,我国风电设备市场60%的需求仍由进口产品满足。
随着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的实施,国内风电设备的市场逐年扩大。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制定的《风力发电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到2010年底,全国风电总装机规模达到400万kW;到2015年底,全国风电总装机规模达到1000万kW;到2020年底,全国风电总装机规模达到2000万kW。
风电规模化发展给风电设备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如何实现风电设备的国产化已成为我国加快风电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据悉,政府将对风电设备产业的发展给予相应的政策性支持。由于风电设备行业自身的特殊性,目前,对其整机或零部件的支持力度孰重孰轻,相关部门仍在研究审议中。
由于风电产业投资存在周期长与风险高等特点,专家认为,国家应在风电设备自主化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例如,国家应从法律法规、检测认证方面来推进风电设备产业的发展。
目前,科技部已将风电设备产业化列入《2007年度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若干重点项目指南》的重点支持项目中。科技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国家将通过贷款贴息等方式支持大、中型风力发电机组产品的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