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内蒙古频道4月4日电(辛凤娟 王要强)气候渐暖,蒙古国内的各类施工项目开始投入建设,许多中国民工又踏上了出国务工的行程,与以往不同的是,中国赴蒙古国劳务人员较以往增多,提前形成出国务工高潮。
“自3月初以来,由二连浩特口岸出境的务工人员明显增多,平均日出境务工人员达到500人,由二
连浩特开往蒙古国方向的国际列车大都成了劳务人员专列。”4月3日,二连边防检查站铁路旅检科科长李永兵说。
据了解,随着蒙古国经济的发展,蒙古国大量矿山资源得到开发,房屋、路桥等基础设施建设公程也逐渐增多,使蒙古国急需大量专业技术人员和劳动力。许多中国企业和个人选择到蒙古国投资,大多数中国投资商选择在国内雇佣技术人员和普通工人,为其办理护照签证等手续后带到蒙古国进行经济建设。
据了解,出国打工的工人大部分来自内蒙古、河北、江西、江苏等地,其中内蒙古出境务工人员最多,占出境务工人员的40%多。
据李永兵介绍,由于蒙古国的气候原因,二连口岸的出境劳务高潮集中在3-5月份,由于许多劳务团体成员大多数是第一次出国,对边防检查程序和填写出境卡片等方面程序不熟悉,致使口岸通关速度下降,给口岸通关检验增加了一定的压力。针对这一现状,二连边防检查站为出国务工人员开设了“劳务专用通道”,对劳务旅客进行集中验放,抽调检查员专门就填写出境登记卡等问题对劳务人员进行帮助和指导。对批量输出的劳务人员,都要求其组织单位提供具体的担保证明。同时提醒出境务工人员增强法律保护意识保障人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