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字大
-
字小
2022年,全盟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认真落实国家、自治区经济金融政策,努力优化普惠金融服务,普惠金融呈现“增量扩面、提质降本”。
一是信贷投放规模持续扩大。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建立“敢贷、愿贷、能贷”长效机制,不断完善内部绩效考核评价,提高普惠金融考核权重,激发信贷增长内生动力。2022年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投放普惠小微企业贷款138.77亿元,同比增长19.2%。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71.73亿元,同比增长27.7%,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16.9个百分点。
二是货币工具稳企纾困作用明显。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落实国家金融政策,不断扩大延期还本付息范围,对符合条件且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市场主体,通过展期、无还本续贷等方式为企业纾困,提供流动性支持。2022年,全盟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为945户(次)受困企业到期贷款办理延期还本付息14.5亿元,其中,普惠小微企业925户、金额12.8亿元,占比分别达到97.9%和88.6%。
三是信用贷款实现快速增长。各金融机构深度挖掘自身金融数据和外部征信数据资源,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优化风险评估,减少对抵押物的依赖,推出“e企快贷”、“经营快贷”、“纳税e贷”等信用贷款产品,有效提升了普惠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信贷获得率。截至目前,全盟小微企业信用贷款余额109.26亿元,同比增长62.3%,信用贷款占比达到32.5%,较上年提高了9个百分点。
四是企业贷款实际贷款利率稳中有降。银行机构持续深化和巩固小微企业贷款减费让利成果,积极使用再贷款再贴现等央行低息资金,释放小微企业贷款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政策红利,按照商业可持续、保本微利原则,为市场主体提供优惠定价。2022年,全盟企业贷款利率分布整体向低利率区间移动,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82%,同比下降了1.67个百分点。
五是贷款审批时效进一步提高。各银行机构通过“线下主动走访+线上平台推送”结合,畅通银企对接渠道,提高贷款响应速度。大型银行持续推动普惠金融服务网点建设,下放贷款审批权限,优化业务流程,实现贷款审批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农信机构推出贷款“限时办结制”,承诺在客户资料齐全情况下24小时办结。
六是金融服务种类多元化。各银行机构积极探索设立首贷服务登记中心,在代办工商登记的同时,为新注册小微企业提供开户、结算、融资等一站式服务。各机构营业网点通过配备电子营业执照识别机具,接入征信系统开展代理自助查询业务等,不断提升普惠金融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