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字大
-
字小
东沟村,太仆寺旗红旗镇一个贫穷的小村落,2017年被列为太旗重点贫困村之一,全村总面积15.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61户321人,建档立卡户67户131人。
而到2019年仅仅两年多的光景,东沟村便一举摘掉了贫困落后的“穷帽子”。这不能不提到东沟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程涛和她的工作队员们。两年来,程涛带着她的工作队扎根基层、倾情扶贫,全面严格贯彻落实上级政策,产业、健康、生态、教育、就业、光伏扶贫等措施全面落地、遍地开花,而易地扶贫搬迁便是这众多工作中的亮点之一,其用心、用情、用功之处都值得我们总结与借鉴。
凝心聚力,抓好党建引领牛鼻子。工作伊始,以程涛为中心的工作队便深知,只有建设一个富有强大凝聚力的党支部班子,发挥出党组织这个“战斗堡垒”作用,才是一切工作的根本和基础。为此,他们以“两学一做”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从健全完善规章制度入手,及时和村两委制定学习计划,积极召开“三会一课”“固定党日”学习,积极参加各级理论培训,并大力推广“学习强国”APP平台,以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强化学习,持续筑牢党员群众思想之堤,理想信念之基,有效强化了党建凝聚和引领作用,为后续整个扶贫工作开展及易地搬迁工作快速有序落实打下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俯身调研,精准识别落实好项目。扶贫攻坚、贵在精准,要做到因地施策、因户施策,因人施策。为真正将易地搬迁政策落实到户到人,山山洼洼、沟沟岔岔、田间地头、房前屋后,工作队走了个遍,并多次与村两委班子、贫困户、老党员、常住户走访座谈、聊天拉呱,短时间内便摸清了村里的基本情况、贫困底数,更全面详细了解、掌握了贫困户的家庭情况、致贫原因、劳动能力、收入构成等情况。在此基础上,工作队不仅精心制定了《东沟村2018—2019脱贫规划》《东沟村2018—2019年产业发展规划》,还形成了更加精细、精准的《东沟村一户一策帮扶措施》,便也最终从67户贫困户中精准识别确定了杨东祥、杨俊等因没有住房确需实施易地搬迁的8户11人。
全面落实,早使群众住进幸福屋。精准识别为易地搬迁工作开了个好头,但更大的困难和考验也与工作队狭路相逢。虽然说贫困户都有自愿搬迁的意愿,但是家园难舍、故土难离却是老百姓深植于心的“执念”,而且对着现在眼前只是一片空空如也的空地和搬迁后如何营生的担忧,贫困户们更是难下决心。工作队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们住在村里,不分白天晚上,一次次入户介绍搬迁政策、化解思想症结,并通过到其他村实地查看和后续产业讲解,逐步化解了贫困户顾虑,项目顺利迅速实施。同时,他们还积极寻求社会帮扶,不仅为8户贫困户盖起了搬迁房、牛棚、院墙,还协调扶贫资金1万余元为8户贫困户打了火炕、平整了院落,解决了基本生活用品。贫困户住进了干净、明亮的搬迁房,幸福和欢笑洋溢在贫困户的脸上,更甜在了工作队的心头。
多措并举,拓宽易地搬迁致富好门路。在落实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之初,工作队便知道,正因为“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所以才会实施易地搬迁。而易地搬迁后,最重要的就是要建立持久的带贫发展机制,真正实现“易地水土养活好一方人”的初衷和目的。为此,工作队多方筹划,确定了“因户施策、多措并举”的发展思路。从2018年确定项目到落地入住以来,在工作队与帮扶责任人的努力下,相继实施了牛、猪、鸡等到户产业项目。积极联系在村里建成了棉衣加工扶贫车间。鼓励贫困户大量种植红小豆,并联系电商进行免费销售推广。在做好产业项目的同时,积极为贫困户办理低保,争取光伏扶贫,申请临时救助等,实现贫困户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挪穷窝”,依托产业带动奔小康,确保搬迁户“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多途径为易地搬迁户后续产业发展、增收致富打下了坚实基础
不忘初心,勇担乡村振兴新使命。在全党自上而下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际,在全旗脱贫攻坚总决战的关键之时,东沟驻村工作队,在做好现阶段脱贫攻坚工作的基础上,更是早早的便打起了下一步怎么争取好政策、多想好点子、拓宽好路子,实现东沟村乡村振兴的“大算盘”。我们也坚信,在上级好政策的支持下、在这样扶贫好干部的带领下、在上下团结一心的共同努力奋斗下,东沟村一定会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