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字大
-
字小
一、一季度经济运行呈稳中向好态势
在国内经济持续下行、市场需求不旺的形势下,我盟积极应对、采取措施、强化调度,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一季度全盟经济持续平稳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分别居全区4、5、6位,实现了首季开门红的目标。
全盟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17.05亿元,增长7.3%,高于全区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区第6位。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76.36亿元,增长8.5%,高于全区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区第6位。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13亿元,增长18%,高于全区平均水平4.1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区第4位。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4.94亿元,增长8.5%,高于全区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区第5位。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9.8亿元,增长6.8%,保持全区平均水平,增速居全区第9位。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8174元,增长8.6%,高于全区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区第5位。
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4310元,增长9.8%,高于全区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区第4位。
(一)农牧业生产形势喜人。畜牧业生产形势良好。去冬今春饲草储备充足,母畜膘情较好,仔畜成活率较高。截止4月23日,共接活仔畜645.63万头只,其中,大畜35.98万头只,小畜609.65万头只。较去年同期多接活仔畜40.9万头,成活率达到99.4%。良种畜的比重达到97%。春耕备耕工作扎实有序。春播种子、化肥、农具等物资储备和资金筹集工作落实到位。预计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380万亩,较上年持平。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其中油料作物计划种植34万亩,增加4.8万亩;麦类计划种植109.2万亩,增加2万亩。清明前后全盟各地普降雨雪,局部地区降水量累计达到30毫米左右,土壤墒情显著改善,有利于牧草返青和春季播种。
(二)工业经济趋稳回升。全力抓好重点企业开复工。通过减费保税、金融支持等办法,千方百计促进停产企业启动生产;对手续不全的停产企业,帮助指导企业补办手续,尽快恢复生产。一季度,全盟373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复工258户,开复工率为69.2%,剔除75户季节性生产的肉类加工企业后,开复工率达到86.6%。努力稳定重点行业生产。一季度,全盟煤炭产销量2490万吨,同比减产470万吨;发电量78.4亿度,下降13.3%;全社会用电量17.6亿度,下降13.4%。这种情况下,盟行署领导亲自带队积极与东北、华北地区对接,协调中央企业与集团内部下游企业搞好产销对接;帮助上都电厂、金山电厂加强与华北、东北电网公司对接,增加上网电量指标,有效遏制了煤炭、电力、石油等重点行业生产下滑。目前,上都电厂6台机组恢复发电,负荷率达到75%以上;金山电厂的发电量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主要煤炭生产企业销量开始回升。在国际石油价格大幅下跌的情况下,华油等5户原油开采企业保产稳产,石油产量完成27.2万吨,增长7%。
(三)服务业发展势头看好。努力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富民产业和动力产业。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积极推动扩大《狼图腾》的宣传效应,提高“吉祥草原·锡林郭勒”品牌知名度。一季度,全盟接待旅游人数165.1万人次,增长12.2%;实现旅游收入29.1亿元,增长25.3%。公路客运量263万人次,增长4.4%;货运量2327万吨,增长1.1%。民航旅客运输量14.1万人次,增长21.7%;货邮吞吐量670吨,增长18.7%。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38亿元,增长3.7%;贷款余额600亿元,增长7.7%。
(四)重点项目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截止4月底,200个亿元盟级重点项目开复工54项,占年度总项目数的27%;完成投资38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5%。经过方方面面的争取和努力,3月23日,国家能源局批复了锡盟至山东输电通道配套煤电项目建设规划实施方案(国能电力〔2015〕85号文件),同意锡盟煤电基地大唐锡林浩特电厂等7个、862万千瓦煤电项目作为锡盟至山东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配套煤电项目。目前,神华胜利坑口电厂已核准并具备开工条件,其余6个电厂待环评批复后即可核准,5月份能够全面开工建设。太旗鹏翔光大新型风机及风光互补设备制造、科泰隆达净化水设备等装备制造项目已复工建设。东苏旗复合肥项目、西乌旗镍冶炼和锌冶炼二期项目都已复工并在年内建成投产。白旗特变电工、太旗大冶轴承制造项目、锡市明阳和上海电气正在办理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计划8月份开工建设。锡二铁路、多丰铁路全面复工,力争年内建成通车,打通二连口岸至曹妃甸等港口的陆海通道,并争取开通进京客运。国道303锡市至克旗段高速已全面开工建设,二连浩特口岸—满都拉图、别力古台—锡林浩特、哈毕日嘎—明安图3条公路获得自治区批复,正在开展招投标工作,上半年可开工建设。
二、二季度经济形势分析
我盟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一季度,全盟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为7.3%,增幅较去年同期回落2.2个百分点。其中,蓝旗、多伦县、乌拉盖3个地区的工业增加值增速呈负增长。受国内市场需求不旺等影响,柴油销量下降0.7%;铁路客货运量分别下降8.7%和2.6%;全社会用电量下降13.4%。全盟11户停产半停产冶金、电石企业,直接影响用电负荷减少21.99万千伏安,影响全盟工业用电量下降17.4%。
二是主要工业品价格持续走低。截至3月底,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已经连续37个月下跌,同比下降4.6%。我盟主要工业品出厂价格除有色金属价格上涨1.7%外,其他产品价格以降为主,其中:黑色金属、铁精矿、肉类、褐煤、水泥的价格同比分别下降25.8%、22.3%、9.7%、7.2%和4.1%。
三是企业整体效益下滑严重。截至3月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负债率达到74.4%,较去年同期增加1.5个百分点,已经超出70%的警戒线;亏损企业114户,亏损面达到30.6%,亏损额增长51.9%,较去年同期增加28.5个百分点;企业利润总额下降94.5%,较去年同期扩大77.3个百分点。
四是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问题仍很突出。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银行惜贷、限贷现象突出,造成中小企业获得低成本融资比较困难。一季度国内贷款和中小微企业贷款分别下降53.8%和7.2%,较去年同期回落66.5个百分点和11.8个百分点;同时企业自身实力不强,自筹资金下降25.2%,较去年同期回落66个百分点;民间融资的实际信贷率过高,企业自身又难以承受,导致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居高不下。
五是部分项目前期工作进展不理想。受市场需求不旺影响,部分项目业主放缓了项目前期工作。在强化环境、土地、资源配置等政策约束的条件下,重点项目手续办理的时间周期延长,部分已批复的新建项目因规划、土地、环评、水资源论证等手续尚未取得,影响了开复工时间;甚至有部分项目还出现阻工现象。根据现在掌握的情况看,200项盟级重点项目中手续完备的仅有50项。受项目业主投资动力不足、融资成本趋高等因素影响,全盟有30多个项目存在资金不能及时落实、资本金不足或融资困难等问题,影响项目前期工作推进相对缓慢。
六是项目储备严重不足。目前,各地区各部门项目储备普遍匮乏,特别是能体现产业优势和地区特色的大项目、好项目偏少,而且储备项目的结构也不合理。在国家节能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行业准入门槛越来越高的形势下,我盟以资源型开发为主的产业受到越来越大的限制,对现有产业的延伸加工、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的研究不够深入,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项目储备更少。此外,对国家产业政策和资金投向的关注不够密切,在争取国家、自治区支持和谋划项目方面没能很好地发挥出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受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预计上半年,全盟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68亿元,增长7.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2.4亿元,增长4%。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244亿元,增长7.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90亿元,增长8%。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11.6亿元,增长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1.6亿元,增长18.6%。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47.3亿元,增长10.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99亿元,增长8%。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15077元和5372元,分别增长8%和9%。
我盟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目标任务的压力较大,不容忽视。为此,我们要继续坚持盟委、行署“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建议抓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着力抓好经济运行调度。密切跟踪经济形势,严格落实月调度、季分析制度,强化对各行业运行的统筹协调,切实增强对经济运行调度的科学预判。农牧业方面,继续抓好大畜接羔保育工作,巩固畜牧业生产成果,抓好驱虫药治和疫病防治工作。农村要进一步抓好设施农业,发展规模经营,保证农资供应及时到位,确保农业春播生产顺利进行。工业方面,进一步加大服务企业力度,实行“一企一策”,逐户研究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困难,积极落实支持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减轻企业负担,保障企业正常运转。采取银企对接等多种方式解决好企业融资难问题,落实好电价补贴、电力多边交易等政策,鼓励投产企业尽量满负荷生产,帮助停产、半停产企业尽快恢复生产,提高企业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全力抓好企业提限工作,力争上半年提限上划企业5户,全年提限上划20户。服务业方面,大力发展文化旅游、社区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重点抓好夏季旅游业发展,带动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改造提升,为城乡居民充分就业和普遍增收创造条件。积极帮助物流、金融、信息等生产性服务企业拓展市场,发挥产业链联动效应,力争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0%以上。
二是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加大项目跟踪服务力度,切实创造良好建设环境,不断增强企业投资信心,一切为项目开工和投产创造条件。上半年,力争盟级重点项目开复工153项,开复工率达到77%,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47%;下半年争取全部开复工,完成全年的投资目标任务。工业方面,全力抓好7个电源项目建设,锡盟至江苏泰州特高压直流通道力争上半年核准,配套电源项目9月份核准。推动东苏旗硝基复合肥、西乌旗镍铁冶炼、白旗铬铁冶炼项目尽快建成投产,认真抓好63个工业重点项目的开工建设。铁路方面,锡乌铁路争取5月份通车,同时开通呼和浩特经锡林浩特至乌兰浩特的客运列车。锡林浩特至张家口进京快速客运铁路项目力争6月底前完成可研编制,年底前完成项目变更审批的各项前期工作,完成企业重组、融资、征地等开工准备工作。公路方面,加快丹锡高速锡盟段、省道313线明安图至新宝力格公路、省道221线乌里雅斯太至五间房段等21条重点公路和18条旅游公路建设,尽快实现旗县全部通一级路和主要出盟公路高等级化的目标。机场方面,完善锡林浩特机场设施条件,积极争取升级为航空口岸,早日开通锡林浩特至乌兰巴托、港澳台等国际航线;推进上都机场、东乌机场前期工作,力争开工建设上都机场;完善巴彦宝力格机场设施条件,加快推进西乌旗、黄旗、多伦县、东苏旗等通用机场前期工作,力争开工1—2个通用机场。电网方面,在推进特高压电力外送通道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加快盟内500千伏输变电环网、220千伏及以下电网建设和升级改造工程。水利方面,认真实施饮水安全、水质提升稳定运行、重点水库供水等22项水利工程,重点实施好大吉林河水库、查干淖尔水利工程和乌拉盖水库除险加固三个重点项目,进一步提高锡盟生态保护和煤电基地建设的水资源保障能力。
三是进一步深化内联外开。积极融入国家实施的“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环渤海经济圈等重大战略发展,着力将锡盟打造成为祖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这方面要做好三篇文章。一要加快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实现与京津冀地区合作常态化长效化,有针对性地强化项目储备,认真开展“一对一、点对点”招商活动,促进太旗、白旗、黄旗产业园区承接引进项目,优化多伦、蓝旗工业园区的经济结构,把锡盟南部地区和锡市打造成为高起点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形成新的增长点。二要深化与东北地区的经济合作。积极推动与东北地区及环渤海经济圈的区域合作,积极争取国家和自治区更多的项目和资金扶持,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跟踪落实我盟与东北各省市签订的合作协议,进一步加强重大产业、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对接和合作,推动合作项目尽快落地,打造珠恩嘎达布其口岸到锦州港的对俄蒙开放、对辽宁和环渤海地区协作经济走廊。三要加大向俄蒙开放力度。加快建设二连浩特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和珠恩嘎达布其口岸经济协作区,积极申报开通阿旗那仁宝拉格季节性口岸。进一步深化中蒙两国八方经济合作交流,加快建设边境自由贸易区、经济合作区和跨境旅游合作区,切实提高对俄蒙资源利用水平。积极融入“草原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一体化发展,发挥好二连浩特至锡林浩特经多伦至曹妃甸铁路大动脉的作用,带动沿路旗县市产业融合发展、协同发展。探索通过蒙古国与欧盟各国建立内陆贸易和互通互联,加快我盟对内联合、对外开放的建设步伐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