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盟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按照盟委、行署的总体工作部署,努力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加快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不断优化投资结构,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使全盟经济继续快速健康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全盟经济运行情况
(一)第一产业增长平稳,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全盟各地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围封转移战略进一步得到实施。封、飞、造、围工程,舍饲禁牧、移民搬迁、产业化基地、奶牛引进等各项工程建设全面实施。集约化生产经营开始显现,农牧业结构调整更趋合理,效益明显提高。全盟全年粮食产量23.0万吨,增长32.3%;蔬菜产量78.45万吨,增长14.3%;青饲料6.67万公顷,增长14.1%。
畜牧业生产正在由数量型向效益型转变,草畜平衡制度进一步落实。牧业年度牲畜存栏1461万头(只),比上年减少123万头(只)。各项效益指标明显提高,良改比重达84.2%,较上年提高5.4个百分点。奶牛存栏达6.9万头,较上年增加1.8万头,日产鲜奶产量526吨。截至目前已出栏牲畜632万头(只)。
生态治理和农牧业基础建设得到加强。全盟共实施禁休牧面积2.85亿亩,完成沙源治理任务190万亩,退耕还林还草12.65万亩。实施移民700户、3100人。完成水源工程1332处,节水灌溉面积1203万亩。
(二)工业增势强劲,效益明显改善。1—10月,全盟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65.74亿元,同比增长30.8%。华油二连公司和查化公司增长平稳,完成增加值23.53亿元,同比增长2.5%。煤炭开采业完成增加值4.0亿元,增长29.9%;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完成增加值5.96亿元,增长84.9%;黑色金属压延业完成增加值1.26亿元,增长1.8倍;水泥制造业完成增加值1.15亿元,增长1.2倍;土砂石开采业完成增加值1.84亿元,增长1.0倍;液态乳制造业完成增加值0.82亿元,增长74.8%。优势企业带动作用显著,对全盟工业增长带动最大的行业有屠宰加工、有色金属矿采选和铁矿采选业。分别完成增加值6.83亿元、7.36亿元和3.67亿元,增长45.5%、75.2%和99.7%,拉动限上工业增长13.1个百分点,超过限上工业增长值总量的30%。
(三)第三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商品零售额较快增长。传统服务业产业层次不断提升,商贸流通、交通运输、对外贸易等行业快速增长,1—10月份,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7.4亿元,同比增长16.2%。交通运输完成客运周转量13.75亿人公里,增长49.8%;完成货运周转量38.8亿吨公里,增长76.5%;外贸进出口总额5.66亿美元,同比增长37.9 %。其中外贸出口0.69亿美元,增长39%。新兴服务业迅猛发展,旅游市场活跃,先后接待旅客162万人次、总收入17.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和25%。房地产业迅速发展,1—10月份,全盟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8.6亿元,增长28.5%;住宅投资完成10.2亿元,增长31.5%;房地产施工面积达到118万平方米,竣工面积40万平方米,销售面积20万平方米。金融保险、现代物流和信息中介服务行业蓬勃发展,金融存贷款规模进一步扩大,各项存款和贷款余额分别达到116亿元和101亿元,分别增长20.9%和41.3%。中国大地财险公司、中华联合财险公司、茂源典当纷纷落户我盟;以安快、安顺为龙头的物流企业辐射带动能力明显增强,二连、白旗、桑根达来等物流结点项目建设进度加快;信息服务业快速发展,邮电业务总收入达7.9亿元,增长36.6%,基础传输网络全部实现光纤化,广电综合覆盖率达到88%;中介服务体系逐步健全,现已登记注册物流企业112家、物业企业16家、家政服务28家以及职业中介服务6家。以改善人民生活质量为主的城市基础设施、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体系得到加强,共实施了7个旗县供水管网、4个排污、1个垃圾产业化项目,结合教育布局调整先后合并了16所农村牧区中小学,新建了3所旗县综合医院和19所边境苏木医院,最近新又落实了3个旗县综合医院、1个蒙医院、26个苏木乡镇医院建设计划。
(四)重点项目开工明显增加,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1—10月份,全盟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78亿元,完成年度重点项目投资目标任务的89%,较去年同期增加49亿元。续建项目复工数为94项,复工率达到94%。新开工项目开工数为50项,开工率为64%,综合复工率为81%。
在重点项目的拉动下,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04.33亿元(不含华油),增长71.0%。分行业看,增长较快的制造业完成44.02亿元,同比增长5.5倍;采矿业完成投资30.71亿元,增长95.5%;农林牧渔业完成投资14.2亿元,增长39.7%;交通运输仓储业投资增长较缓,完成投资27.18亿元,增长11.3%。
(五)招商引资成效显著。1—10月份,全盟共引进国内(盟外)资金155.2亿元,同比增长64.2%,完成盟内任务的81.7%,其中引进国内(区外)资金86亿元,完成盟内任务的86.5%,完成自治区下达任务的94.6%,同比增长110.7%。
(六)财政收入大幅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稳定提升。1—10月份,全盟财政总收入22.36亿元,同比增长43.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3.97亿元,增长46.8%。1—10月全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114元,同比增长 10.7%。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从当前经济运行情况看,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投资规模稳步扩大,重点项目建设进度明显加快;消费需求稳步增长,发展后劲明显增强。但也存在着一些困难问题:
(一)农牧业结构调整任务艰巨,农牧民增收难度加大。农牧业的集约化、组织化、产业化程度和科技含量较低,农作物种植业新增的种植面积中新增经济作物仅占8%,农区畜牧业发展较为缓慢,牲畜头数仅增长8.6%。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农村牧区人口转移和农牧民增收任务还很繁重,牲畜良改和大小畜结构调整步伐需要加快。受干旱低温灾害和牲畜死亡影响,加之出栏大畜比例下降、优质畜产品价格扭曲以及农牧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农牧民增收难度进一步加大。
(二)工业经济受宏观调控影响,完成年初目标任务难度加大。煤炭产量受政策调控、市场影响仅能完成1000万吨左右。石油产量受东苏锦嘉公司影响比计划目标减少4万吨。预计10月份发电的锡林2×30千瓦电厂年底难以运行,减少发电量3.6亿千瓦时。铁矿采选受选矿技术等因素影响,开工不足,出现负增长。高载能受新出台差别电价政策影响也有不同程度下滑。部分旗县资源开发项目,长期以探代采,不办理相关手续,不注册公司,不纳税的局面应引起高度关注。
(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比重继续下降,电力、市政投资速度明显放慢。1—10月份,全盟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84亿元,同比下降5.5%,占城镇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的41.1%,低于去年近19个百分点。其中:电力完成投资42.4亿元,同比下降14.2%;交通运输仓储业完成投资27.2亿元,同比增长11.3%;市政设施完成投资8.8亿元,同比下降21.1%。
(四)服务业发展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第三产业发展的60条优惠政策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16条实施意见未能完全落实;第三产业经营成本较高,以锡市为例三产用水、用电价格分别高于工业0.9元/吨和0.35元/度;中小企业贷款融资渠道不畅,据业主反映,北京、河北、辽宁等周边地区贷款环境优于我盟,盟内重大项目多数从盟外融资,而盟内银行对中小企业放贷又难度较大,用于拉动消费的金融贷款明显不足;对外贸易出口企业发展缓慢,出口仅占进出口总额的1.2%,贸易逆差过大;盟内建筑企业发展缓慢,建设投资仅为0.2亿元,实现建筑业产值仅占10%,培养扶持当地建筑企业和解决外来企业注册已成当务之急。商品房资本闲置率偏高,容易引起金融风险,影响其他行业信贷。
三、后几个月主要工作措施
(一)切实抓好牲畜出栏、农畜产品销售工作。确保牲畜出栏700万头(只),饲草料打贮23亿公斤任务的实现。下大力气推进农村牧区生产力布局调整,加强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重点项目信息引导力度,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农牧民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
(二)努力抓好工业经济运行和项目投资工作。进一步抓好新建、续建项目的投资进度,重点解决好项目建设中供电、供水、施工材料的供应以及大件设备入场等问题。着力解决企业在供电、运输、柴油供应和融资等方面的实际问题,保证现有企业满负荷生产,促进新建项目投产运行,实现重点行业、企业增产增效。
(三)突出发展服务业。一是进一步落实自治区鼓励第三产业发展的60条优惠政策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16条实施意见,确定具体地区和行业目标任务,加大督促检查力度,确保政策落实到位;二是积极争取国家和自治区三产发展引导资金和其他专项资金,扩大服务业引导资金规模,发挥政府投资的作用,引导民营企业投资现代物流、职业培训、就业中介服务、中小企业综合服务、社区服务、“三农”综合服务等第三产业薄弱环节、关键领域和新兴行业。三是加大培育生产性服务业力度,重点支持重大项目配套服务业的发展,拓展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创新金融业务,壮大地方性商业银行。加强对房地产中介和物业管理的规范,健全咨询、评估、经纪等房地产交易中介服务体系,推进房地产开发、销售和物业管理分业经营。
(四)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对已开工建设和能够投入运营的重点项目,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抢时间、抓进度,力争在后两个月有新的推进;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新开工项目,要在完善相关手续的前提下,加快施工进度;对已经上报国家和自治区待批的项目,要抓落实项目配套文件和建设条件,为明年尽早开工建设创造条件。根据项目调整情况,进一步完善“十一五”规划,加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项目的争取力度。
(五)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紧紧抓住国家实施宏观调控,大量资本北移的有利时机,围绕优势产业和市场需求谋划项目,加大项目前期投入力度,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外招商工作,提高招商引资的成功率。进一步落实招商引资责任目标,全程跟踪,狠抓落实,对已经洽谈过的项目要认真梳理,并列出盯办责任人名单,实行责任管理;召开全盟招商引资工作座谈会,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的政策措施,充实完善项目库;积极推进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合作,特别是与吉林省、辽宁省开展煤炭气化、肉牛养殖合作;抓住北京地区燃气短缺的有利时机开展煤制燃气输送合作;抓住河北地区绒毛加工产业转移有利时机,大力引进绒毛精纺加工企业入驻;积极与滨海新区和环渤海协会进行对接,争取成为该地区新的能源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