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字大
-
字小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从目前来看,我盟的县域经济还很薄弱,特别是对于我盟这样一个欠发达的地区来说,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还有许
多困难和问题亟需解决。
一、我盟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以下问题和困难
1、思想不够解放,观念比较陈旧。多少年来我们一直在强调解放思想,但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还存在着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保守观念,缺乏敢闯敢试、敢拼敢干的工作劲头;还存在着有
多少钱办多少事、有什么条件干多大事的等靠思想,发展的办法不多,解决问题的途径不宽;还存在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传统思维,排外排新的现象比较普遍;还存在着小富即安、小富即满的小农意识,快发
展、大发展的愿望不够强烈;还存在着只讲问题,不讲潜力,只谈劣势,不看优势的畏难情绪,奋发有为,干事业的氛围还不十分浓厚。
2、经济结构不合理,调整难度大。由于受政策、机制、市场、资源、地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县域经济结构严重不合理,短期内调整难有大的突破和质的飞跃。近几年,各旗县都在大力抓工业,
重点抓项目,二产发展较快,经济实力快速提升,这是可喜的一面。但伴随的是三产的发展严重滞后,如锡市和西乌旗矿产资源丰富,工业经济位居全盟前列,二产比例分别达到66.05和75.79,而三产仅为
29.13和12.40,二连、太旗和白旗由于资源相对匮乏,工业经济薄弱,二产比重都在50%以下,三产比重略高于其他旗县,分别为65.76、35.61和31.01;其他资源较丰富的旗县二产比重都在60%以上,而三
产比重都在30%以下。这说明我盟三产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3、县域经济发展制约性因素较多。一是金融体制制约着县域经济的发展。由于各商业银行惜贷慎贷,并且上收贷款管理权限,使得县域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资金严重短缺;二是行政权力分配政策制约着
县域经济的发展。从现在实际情况来看,越来越多的政府执法部分实行了权力上交,垂直管理,这对于发展县域经济来说,无形中增强了行政管理难度和行政成本,减少了自主决策的权力,弱化了旗县级政府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三是人力资源素质较低制约着县域经济的发展。人才短缺、科技落后、人员素质较低,已成为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一方面,由于县域内工作和生活条件不如大中城市,大
学毕业生毕业后回到本地区工作的比较少,流失的问题也比较严重,造成县域经济发展急需的科技型人才、管理型人才十分匮乏;另一方面,城乡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不高,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或没有经过技术
技能培训的劳动力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二、对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在各方面给予扶持,尤其在体制、机制上采取超常措施,破解旗县级无力解决的难题,为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1、要赋于旗县级更多的发展自主权。按照能放则放、权责统一的原则,对旗县合理地扩大经济管理权制,赋于旗县级政府更大的发展自主权和决策权,增强旗县级政府统筹城乡发展的经济调控能力。
2、要进一步改革和优化财政管理体制。按照财权与事权相适应的原则,提高旗县级收入分成比例,充实和增强旗县级财政实力,以此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继续争取旗县级以上政府对旗县财政转移
支付力度,重点向财政较弱的旗县倾斜,以缓解旗县级财政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所带来的压力。
3、要加快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资金投入力度。重点要改革金融体制,稳定、巩固和扩展旗县级金融机构,增加旗县级金融机构授权、授信范围,实行存贷挂钩,存款增量要大部分用于支持当地县域经济发
展。同时,要创新开展中小企业贷款的激励机制,在机构设置、信用评级、贷款管理等方面适应中小企业对金融服务的需求。
4、要加大对旗县上项目的扶持力度。在项目的摆布上,应重点向实力较弱的旗县倾斜,使县域经济尽快发展壮大起来。同时,在项目启动资金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扶持,使大项目、好项目能够真正落地,
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的后劲。(地区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