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字大
-
字小
试行居民阶梯电价宣传提纲
一、居民阶梯电价定义
居民阶梯电价是指将现行单一形式的居民电价,改为按照用户消费的电量分段定价,用电价格随用电量增加呈阶梯状逐级递增的一种电价定价机制。
二、试行居民阶梯电价制度的背景
一是当前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矛盾,能源需求增长过快,保障供应的压力较大;二是居民用电价格偏低,不利于节约用电;三是交叉补贴严重。工业、商业用电补贴居民用电,居民用户中用电越多,享受补贴越多;四是国家高度重视。2008年开始酝酿,历时4年,反复修改完善,并列入今年温家宝总理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
三、试行居民阶梯电价的重要意义
试行居民阶梯电价,可以兼顾公平与效率,促进节约与环保,是近年来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的一次理念创新。主要体现在:一是有利于公平负担。相比现行单一制电价,居民阶梯电价按照用电量的多少,合理划分“基本”与“非基本”用电需求,根据不同居民的承受能力,对低收入群体实行一定电量免费,保持大多数居民电价基本稳定,以保障基本民生需求;同时,让用电量多的居民用户多负担电费,建立公平负担的机制。二是减少交叉补贴。合理调整偏低的居民用电价格,有利于改善我国电价结构,为进一步推进电价改革创造有利条件。三是促进节能减排。释放价格信号,引导用户调整用电行为,是应对能源价格上涨、抑制能源不合理消耗的重要措施。试行居民阶梯电价制度,是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的重要举措。
四、为什么要对居民用电试行阶梯电价
对居民用电实行阶梯电价政策,是许多能源紧缺国家为应对能源价格高涨、抑制能源不合理消耗而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
试行居民阶梯电价,主要是考虑建立三个方面的机制:一是合理的电价机制。一般而言,电压等级越高的用户,供电成本越低;电压等级越低的用户,供电成本越高。居民用电位于电网供电最终端,电压等级最低,因而其供电成本是最高的。国外居民电价一般是工业电价的1.5-2倍。而我国居民用电价格低于工业电价,导致各类用户之间交叉补贴。实行阶梯电价,有利于改善我国电价结构,促进其逐步趋于合理。二是公平负担的用电机制。居民电价低于供电成本,造成用电越多的居民用户,享受的补贴越多,用电量越少的居民用户,享受的补贴越少。通过实行居民阶梯电价政策,可以考虑不同居民承受能力,既保证大多数居民电价保持基本稳定,又能体现用电量多的居民用户多负担电费,建立合理的公平负担机制。三是促进节能减排的机制。通过实行居民阶梯电价政策,可以充分发挥价格杠杆的作用,引导用户特别是用电量多的居民用户调整用电行为,促进合理、节约用电,从而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五、居民阶梯电价政策是如何形成的
居民阶梯电价政策是在研究总结国内外居民阶梯电价制度成功经验基础上提出来的。国际上,美国、日本、印度、韩国、马来西亚、埃及、伊朗、菲律宾以及我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均对居民用电执行阶梯电价。近年来,我国浙江、福建、四川等省份也已经开始试行阶梯电价政策。在总结国内外实践经验基础上,根据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提出了居民生活用电实行阶梯电价的初步思路和建议方案,并听取了有关专家,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中国消费者协会意见。
六、居民阶梯电价为什么要分成三档?
从国内外阶梯电价的实践情况看,阶梯电价有两档、三档、四档、五档和六档,甚至更多。总体而言,划分的档次越多,操作越复杂。在拟定我国阶梯电价政策过程中,意见主要集中在两档与三档之分。分两档是将居民用电量分为基本生活电量和非基本生活电量;分三档的第一档为居民基本生活用电量,第二档为正常合理用电量,第三档为满足较高生活质量的用电量。分两档虽操作相对简单,但两档之间价差较大,第二档居民电费增支压力较大。分三档概念明确,价差相对平缓。我国居民阶梯电价分为三档比较符合国情。
七、居民阶梯电价各档电价水平是如何安排的
试行居民阶梯电价的总体目标是保障大多数居民用电价格基本稳定。同时按照用电量增长,电价呈分段累进递增。具体到各档电价目标是:第一档电价维持现行电价水平基本不变;第二档电价逐步调整到弥补电力企业正常合理成本并获得合理收益的水平;第三档电价高于正常水平,适当体现资源稀缺状况,补偿环境成本。
八、居民阶梯电价方案的主要特点
一是用覆盖率的方法确定各地分档电量。我国居民用电呈现“倒金字塔”型特点。用电较少的三分之二的居民家庭消费了三分之一的电量;用电量最多的5%的高收入家庭消费了24%的电量。因此,居民阶梯电价在制度设计上,第一档按照80%覆盖率比例确定电量标准,电价保持稳定;第二档按照95%的覆盖率比例确定,每千瓦时提高5分钱;超过第二档用电量的为第三档,每千瓦时提高0.3元。这样,既保持了全国居民阶梯电价政策的一致性,又兼顾了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不同用电量居民承受能力的差异。二是照顾了大多数人的利益。由于80%的居民用户电价不做调整,用电量较多的约20%居民用户电价适当上调,确保了大多数居民用户电费支出不受影响。三是对低收入群体设置免费电量。对城乡低保户和农村五保户设置每月15度的免费电量,体现对低收入群众用电的价格优惠。对低收入群众给予一定的免费电量,对少数用电较多的高收入居民家庭实施高电价,有利于调节收入分配。
九、对合表用户提价幅度的确定
合表用户是指由于历史等多方面原因,多户居民合用一个电表的情况。合表用户需逐步改为 “一户一表”,由电网企业抄表到户。目前合表用户之所以尚未改造,原因是多方面的。对合表用户按照三档电价加权平均提价水平执行,有利于激励电网企业加快“一户一表”改造,为全面推行居民阶梯电价创造条件。
十、实行阶梯电价政策后电网企业增加收入的用途
试行居民用电阶梯式电价后,电网企业增加的收入主要用于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弥补节能减排等环境成本增支因素,包括脱硫成本增加等;二是用于居民用户电表改造支出。今后“一户一表”改造过程中,电网经营企业不得再向居民用户收取电表改造费用;三是弥补由于燃料成本上涨增加的电网企业购电成本。四是补偿对城乡低保五保户设置的每户每月15度免费电量。
十一、我区居民生活用电试行阶梯电价试行方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政府制定价格听证办法》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居民生活用电试行阶梯电价的指导意见》的有关规定,我区根据内蒙古电网分布的特殊情况,分东部和西部电网召开了两个价格听证会,在充分听取听证会代表意见的基础上,参考毗邻省区市的电量分档标准,结合我区实际,经国家发展改革委同意,制定了我区统一的试行方案。
我区“一户一表”的城乡居民用电户,月用电量分为三个档次。第一档电量为170度及以下,平均覆盖率90.5%,用电价格保持不变;第二档电量为171度至260度,平均覆盖率96.5%,用电价格在第一档电价的基础上,每度电提高5分钱;第三档电量在261度及以上,用电价格在第一档电价的基础上,每度电提高3角钱。
对未实行“一户一表”的合表居民用户和执行居民电价的非居民用户,暂不执行居民阶梯电价。电价水平按居民电价平均提价水平调整,全区执行统一标准,每度电提高1.2分钱。
对低收入群众设置免费电量。对城乡“低保户”和农村牧区“五保户”家庭每户每月设置15度免费用电量,由供电企业按照现行居民生活用电价格标准收取后,采取 “先收后返”的方式交由民政部门定期返还。
十二、实行阶梯电价政策对居民电费支出的影响
这是很多居民都关心的问题。实施居民阶梯电价后,总体而言,80%的居民包括低收入和生活困难家庭的电费支出是保持基本稳定的。具体看,用电量不同,居民家庭的电费支出影响是不同的。
如家庭月用电量为170度及以下,不会增加支出。如家庭月用电量为260度,每月电费支出增加4.5元;如家庭月用电量为300度,每月电费支出增加16.5元钱。可以看出,实行阶梯电价后,月均用电量在第一档电量以内的居民用户电费支出不变;月均用电量超过第一档的用户,用电量越少,增加电费越少,用电量越多,增加电费越多。
十三、我区居民阶梯电价开始执行时间
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的统一部署,我区居民阶梯电价从2012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