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字大
-
字小
气候变化与低碳能源这两个密不可分的话题一直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讨论。随着技术进步,在行业人士的共同努力下,光伏产业在全球能源转型中发挥的作用愈加重要。而我国的光伏产业无论是从制造业还是从发电应用,都取得了令全球瞩目的成绩。
8月5日,“2016光伏领袖峰会暨光伏投融资大会”在杭州召开。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与国际合作中心主任李俊峰、国家能源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及多位光伏企业领袖出席本次大会开幕式并致辞。此次大会讨论未来光伏产业发展的战略,以及如何面临接下来的挑战等问题,同时中国光伏行业协会还颁布了《光伏领袖杭州宣言》。
机遇与挑战并存
在过去五年中,我国光伏产业经历了跌宕起伏的发展道路。接下来,全行业的任务是将光伏企业打造成更强大、更具有竞争力的产业。
梁志鹏在本次大会开幕致辞中指出,“‘十三五’期间,光伏发展有几个重要任务:一是要大力发展分布式光伏的应用;二是要大力发展领跑者计划;三是要大力发展光伏扶贫,将光伏应用与脱贫攻坚结合起来;四是要加快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光伏行业的发展机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国内市场潜力巨大,能够为行业发展提供空间。梁志鹏表示,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预计在“十三五”时期,平均每年的新增光伏装机容量可能将到达两千万千瓦左右。
其次,“领跑者计划”对产业技术进步和升级带来的推动作用。梁志鹏指出:在去年大同领跑基地建设之后,大家认识到通过计划实施可以给我们先进的技术、先进的产品、优势的企业创造一个专门的市场,带动我们的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在今后五年中,领跑者计划的规模还将会进一步拓展,而模式和种类也将更多。
再次,政策持续为整个产业做出引导。未来随着电力系统技术进步和电力体制改革的推进,光伏产业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也将逐步被解决。
但与机遇并存的是巨大的挑战。梁志鹏指出,虽然目前光伏电价下降了80%,但在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利用中,光伏发电仍然是较为昂贵的,而发电补贴负担仍然很重。此外,电力系统技术进步和电力体制改革的进展还无法做到自由输送和接纳自由电力。光伏发电的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够强,制造成本下降还不够快,资金利用和市场竞争在获取项目的资源方面,市场机制不够完善。
全行业需要创新与升级
光伏产业作为我国新兴朝阳产业之一,必须进行全行业的创新和产业升级,引导光伏产业进入到技术水平和应用快速上升、成本和价格快速下降的通道。
创新不仅仅体现在技术层面,更体现在投融资、商业模式等方方面面。梁志鹏给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分布式市场化的机制创新,将多余分布式的电量,转变给电网公司交割网费的模式,结合改革正准备开展市场化的交易试点,争取在“十三五”期间将市场化推开;二是投融资的创新,进一步建立产融结合模式,让光伏行业的发展和金融业发展密切结合起来;三是各种光伏+创新发展模式,按照多产融合的模式为多种产业创造一个共赢的发展模式;四是建立市场竞争机制,在电力市场竞争中,光伏发电也要逐渐走向市场竞争,逐步适应电力市场的改革和发展。
另外,必须明确我国能源发展战略,并为新能源找准地位。国家能源研究所副所长王仲颖将我国未来的能源发展战略总结为三点:第一,控制煤炭消费总量。从现在开始,要下决心每年减少1亿吨的煤炭消费量,到2045年前后,要把煤炭消费量控制在10亿吨以内;第二,尽可能快速发展可再生能源,特别是风电和太阳能;第三,当可再生能源发展满足不了需求的时候,也不能反过来靠煤炭,而是应该靠天然气和非常规天然气来弥补不足。
国际光伏产业理事长John Smirnow说:“我们认为太阳能光伏是低成本、可靠的、清洁的能源。我们希望利用太阳能光伏来进行扶贫,通过太阳能光伏促进能源安全,构建能源转型和稳定的基础,这对能源转型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希望能帮助尤其是煤炭行业人员,找到新的工作,而不是把他们淘汰出去。我们希望能实现双赢的合作,并且发展和提升国际太阳能的标准。”
齐心协力共同面对
为表明面对机遇和挑战的决心,在本次会议上,还同时颁布了《光伏领袖杭州宣言》(以下简称“《宣言》”),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勃华宣读了《宣言》。
作为低碳清洁的能源品种,新能源特别是太阳能与风能,将是未来能源体系的主力军,其推广应用势必深刻影响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而面对气候变化,加快推动全球能源转型、落实绿色低碳发展,也是光伏产业的社会责任。
目前,我国通过政策引导、市场规范等方式极大地推动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的推广应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同时,中国光伏产业通过技术研发、产业化生产在提升光伏电池组件效率的同时大大降低产品价格,经过15年的努力使光伏发电效率提升了66%,光伏发电成本降低了90%,推动了全球清洁能源利用成本的降低和市场化发展。中国在利用光伏发电消除无电地区和扶助贫困人口等方面开创了新模式并取得了显著成果,这是值得向全世界推广的经验。这也是为什么我国光伏产业先天具有高度的国际化推广优势之所在,它理应成为构建国际能源合作的天然优质平台,国际社会应该秉持开放、互惠、共赢的理念,深化沟通交流,分享成功经验,共同推动光伏产业进一步发展。
《宣言》明确倡议:加强全社会的能源未来意识,引导民众积极选择清洁能源,促进全球能源可持续发展和结构转型。各国政府应当将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推广应用放在能源规划的优先位置,积极构建完善的产业政策环境,发挥政策引导作用,鼓励技术及融资模式创新。各国在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优先考虑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推动光伏技术与能源互联网、储能、电动汽车等创新技术的结合,提高光伏利用效率。全球强化合作,互相借鉴成功经验,通过政府间及非政府间的各种国际平台推动产业交流,深化产业合作。
另外,《宣言》做出承诺,表明光伏全行业的决心。承诺指出,光伏行业将积极推进技术创新,进一步降低光伏发电成本,争取全球范围内2020年前实现用户侧平价上网,2030年前实现发电侧平价上网,为人类提供优质、高效的清洁能源;面向能源市场需求,细化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使光伏更好地融入社会生产与人民生活;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持续关注全球贫困人口的用能需求,实现人人享有可持续能源的全球目标;建立良好的产业秩序,促进光伏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为全球能源转型及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